写给准研究生的你:别再跟时间"硬刚"

把一天过成 Gantt 图,比鸡血管用多了

一、先把"时间管理"这件事说清楚

不是只管"上课 / 自习"

睁眼到闭眼 24h 全部算数,刷抖音、刷小红书、逛唯品会、发呆都要进表。

时间管理服务于备考"项目管理"

项目管理的主线是:

本文只解决其中最痛的一个 bug:同样的 24h,怎样排程才能不炸。

二、为什么很多同学一做"时间四象限"就崩了

"重要 / 紧急"太玄学

考研期间,所有科目都又重要又紧急,你根本分不出象限。

换成更硬核、更可执行的两条轴:

(1) 固定性 Temporal Regularity

– 发生时间是不是可预测、成规律?

(2) 独占性 Cognitive Exclusivity

– 干这事是不是必须满脑子投入、不能并行?

时间管理四象限
时间管理四象限图:使用固定性和独占性两个维度

交叉后得到 4 类任务:

A. 固定 + 独占

正式课、周测、月考

B. 非固定 + 独占

临时约谈、手机突然掉坑里要去修

C. 固定 + 非独占

吃饭、洗衣服、排队(可以边干边听单词)

D. 非固定 + 非独占

逛街、刷短视频

排程原则:

  • 独占式任务,提前规划,越规律越好;
  • 非独占式任务尽量合并,比如一边排队一边背单词,一边跑步一边想事情。
  • 减少一切不必要的"非固定的非独占式任务"。考试是对平时练习效果的检测,平时练习时长不足,那自然一检测也会得到一个与之匹配的结果。所谓"有的人生活非常随性",随性就是指,每天的时间充斥着大量非固定的非独占式任务。

三、"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"是因为你没预留 buffer

80% × 80% 估算法

– 第一个 80%:人类普遍高估自己。你觉得 50min 能背 50 个单词?打 0.8,只排 40 个。

– 第二个 80%:意外的黑天鹅事件,来快递了、身体不舒服、手机忘宿舍......这些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需要花时间处理,再打 0.8,只排 32 个。

这样 99% 的情况下你都能完成,当天能提前搞定就赚到了。

把 buffer 向周维度推广

一周 7 天,只排 5 天的硬任务。周末 2 天留给:

为什么要这么干?

"完成 → 成就感 → 信心信念 ↑ → 再完成"

这是正循环。反面是:拖延 → 自责 → 自我否定 → 更拖延。

鸡汤

时间管理不是把自己榨干到 0%,而是让注意力打在该打的地方。

考研是一场资源有限的调度优化,你要做的不是拼谁更累,而是谁更像项目经理。

愿你在时间的 Gantt 图里,过得高效且从容。